活性(焦)炭與活性炭的對比
生產原料:都是由含焦材料制成的一種微晶質焦素材料,但是活性(焦)炭的生產原料為煤質破碎炭,具有原料上的優勢,生產成本低、生產得率高,比活性炭有優勢。
生產和再生工藝:
原料:炭(木炭、煤、焦炭、藍炭)
活化介質:水蒸氣、二氧化碳、空氣(主要是氧)或它們的混合物
活化溫度:600℃到1000℃
生產得率:活性(焦)炭的生產的率更高
可再生性:活性(焦)炭更能夠再生,并且反復使用損耗率低
孔隙結構和吸附性能:活性(焦)炭具有較多的大孔和中孔結構,較少的微孔結構,而活性炭中孔和微孔發達,通常占比表面積的90%的95%,所以活性(焦)炭的比表面積比活性炭低。但正是這種孔隙結構,使活性(焦)炭在污水處理領域有廣泛的空間,因為污水中的有機物分子較大,活性炭的微孔結構在吸附較大分子有機物時不起作用。所以,活性(焦)炭在處理污水時,吸附性能優于活性炭。
強度:活性(焦)炭相對于活性炭,機械強度高,不易碎,吸附及再生過程中的損耗低(吸附損耗7%,再生損耗5%),而活性炭吸附再生損耗在20%左右,并且再生過程中由于容易粉碎,使其孔隙堵塞,失去活性。
活性(焦)炭吸附的技術特點:
1.對COD具有非常高的去除效果
污水經過生化處理后,殘留的均是無法生化的、溶解性有機污染物,活性(焦)炭吸附法對上述有機物具有非常好的去除作用
2.脫色能力強
3.設施占地面積小
4.運行穩定,抗沖擊能力強,不受水溫、氣候、溫度變化影響